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资讯建筑装饰正文

后海西沿:后海三沿中最短的胡同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6-06-28 浏览次数:99
后海西沿:后海三沿中最短的胡同

后海西沿位于后海西侧。胡同形状呈长方形环状,中有南北走向岔巷相连。后海北沿西起德胜门内大街,北至滨海胡同,全长200米,均宽4米。胡同名称形成于民国十四年(1925年),初叫后海西河沿,1965年定名为后海西沿。

  众所周知,由于什刹海水系变化,后海西沿在元代及明初还属于什刹海其中的一块水域,形成陆地可能在明中晚期。参照物是德胜桥,在《什刹海志》解释该桥建于明代,具体时间未提。张必中先生编辑的《什刹海的桥》把德胜桥建立年间归纳为三种说法,即永乐十八年(1420年)、宣德七年(1432年)和明晚期。但是查阅什刹海研究会编辑的《诗文荟萃什刹海》最早用诗文吟咏德胜桥是明嘉靖年间的释钦义,诗为《晚发德胜桥过龙华寺》,龙华寺在德胜桥东北方位,当年这里的景象为“萦河闻讯流,远坂步稻香。蘋蘩丛幽深,菰蒲濯清浩”。明万历年间袁宏道在《暮春同谢生、汪生、小修游北城临水诸寺,至德胜桥水轩待月,时微有风沙》,对德胜桥周边环境形容为“一曲池台半畹花,远山如髻隔层纱”。在德胜桥水轩另外一首诗也有“稻花水渍御池香,槐风阵阵宫云凉”的诗句。由于文字资料缺乏,现在不能精确注明德胜桥水轩的具体位置,但还是能推论出明中期时后海西沿还在水中,或许是开垦出来的稻田。

  当然后海西沿形成现在的样子,归功于解放初期的河湖整治,现在后海西沿南侧的引水渠是当年的证物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